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村地处青岛海滨黄金旅游线的中枢地带,蓝天、碧海、青山,风光美不胜收。踏上这块神奇的热土,人们不禁为其旖旎的自然景色和简洁明快的现代化气息所陶醉,更为其不断有颇具创意的“新作品”出现所折服。最近,这里的又一个精品旅游项目——“六园十八景”的创意日渐浮出水面,更是引来一片钦羡的目光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1992年,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正式建园,掀开了崂山区发展的崭新一页。地处高科园、新崂山区环抱之中的石老人村,占尽了天时地利。然而据了解,与其说石老人村经济快速发展、人民生活富裕、社会状况稳定得益于此,不如说得益于该村有一个善于审时度势、抢抓机遇的领导班子。“班子硬功夫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前提”,他们“围绕经济抓党建、抓好党建促经济”,1999年,这个村实现总收入1.35亿元,2000年,更是突破了1.5亿元,人均纯收近5000元,一系列成绩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。他们将抓党建工作,抓制度建设,抓干部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作为取得各项成绩的法宝。有例为证:村里要修建一条长4公里的环山公路,牵涉到157个坟头的迁移,就是这项在农村来讲难度极大的工作,在广大党员的带头下,硬是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全部完成。领导班子每周例会制度,每两周的中心组成员学习制度被风雨无阻地坚持下来。村领导班子通过加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,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,让村民得到了实惠。至2000年底,该村自主开发建起了住宅楼22座,10多万平方米;又和开发商联建了8个楼座,近2万平方米,用于村民福利分房;1999年,又一次性出资1500多万元为村民投保,全村的老人都能享受到一定数额的老保金。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普遍赞誉和爱戴,该村党委多次荣获“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称号,村党员活动室也光荣地挂上了“省级先进”的牌子,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。该村还常年如一日地搞“双拥共建”活动,每年“八一”建军节期间为驻军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,为部队购置洗衣机、彩电、音响、电脑等物品,累计出资达10多万元,使驻地官兵与群众“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”。
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,富了的石老人村并没有满足于现状,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,他们更加注重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,从精品旅游上大做文章,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,同时亮出自己的特色,将石老人村打造成崂山区乃至青岛市“大旅游”链条上闪光的一环。他们请来了国内外的著名专家,在该村卧龙涧山谷一带规划建设“农业观光园”,这个现代化的农业园林又按不同的功能分成了6个风格不同的小园林和18个赏心悦目的小景点进行建设塑造,总造价将超过数千万元。该项目现已被列为青岛市九大农业精品工程、崂山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,同时又被省市区推荐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以扶持。这个经过北京林业大学专家规划设计的“六园十八景”旅游项目将在第十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与游人见面。届时,人们可以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玻璃大展厅里欣赏到高科技栽培的草莓、珍珠柿等作物,可以在“观海亭”里鸟瞰“文武阁”、“方形桥”、“耐冬苑”、“茶作坊”等18处风光各异的景点;远道而来的游人还可以在这个集食宿、休闲、娱乐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避暑胜地里尽享轻松与舒适。据有关专家分析,该项目3年内即可全部收回投资并盈利。
由一个传统的渔业村演变成今天的现代化庄园,石老人村已真正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。勤劳勇敢智慧的石老人村人这样勾画他们的新蓝图:“……形成以招商引资为重点,以观光农业为主攻方向、以房地产开发为新的经济增长点,第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经济全面发展的开发建设新格局”。
我们相信,石老人村人靠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,会谱写出新的壮美乐章,他们的未来会更美。